3月1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住皖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身着正装,佩戴党徽,面含微笑,娓娓道来。聚光灯下,来自乡村振兴一线的她英姿飒爽,落落大方,以亲身经历讲述致富故事,以真人真事分享山村巨变,自信的神采、朴实的话语直击人心,点燃全场。
现场有记者向余静提问:自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来,大湾村有着怎样的变化?您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大湾村的信心和底气又来自于哪里?
说起大湾村的变化,余静显得信心满满,底气十足:“在大湾村八年,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农村发展最大的底气来自于党的好政策,有个好支部,党员带头干,村民干劲足。”
今年40岁的余静,2015年主动请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作为选派驻村干部,在大湾村一干就是8年,对那里的一家一户,一草一木都无比熟悉,更是这些年来大湾巨变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她说:“大湾村地处高寒山区,曾是金寨县最为贫困的山村之一。当地村民有种茶制茶的传统,茶叶品质虽好,但因为地处偏僻,形成不了品牌,更卖不上价格。”
抚今追昔,余静百感交集,她满怀深情地回忆:“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大湾村考察,和村民面对面拉家常、算收入、嘘寒问暖,让大伙备受鼓舞。7年来,大湾村党员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党支部带领党员冲在前,苦在前,带着村民一起干,昔日的贫困村现如今旧貌换新颜。”
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大湾村新建了现代化茶厂,还引进了龙头茶企,不仅解决了茶叶加工销售难题,还为村民提供了很多就近就业岗位,同时还带动了多项特色产业发展。
立足当地优势,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鬃岭的绿色资源和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大湾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明确“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发展思路,渐渐蹚出一条茶旅融合发展的致富路子。在现场,余静骄傲地晒出了一份最新成绩单:“2022年大湾村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00多万元。”
“近年来,大湾村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老百姓的发展劲头也越来越足”,说到这里,余静情不自禁地给大家分享了一位村民的真实故事:村民王新云40刚出头,看上去有点腼腆,但很有想法,也有闯劲。8年前,他外出返乡,就将自家两间破房子翻建成三层小楼,是村里第一个开农家乐吃旅游饭的贫困户,也是第一个将农家乐翻新升级并带动周边妇女务工的脱贫户,更是村里第一批拿到讲解员证的乡村导游之一。
“这么好的年头,只要你肯动脑子,愿动身子,哪有过不好的日子?”王新云经常和游客说的这句话,让余静深有感触,她也把这句话带到了现场,告诉大家乡亲们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大湾的明天会更好。
如今的大湾,村庄变美了,村民变富了,扎根山村,一路走来,余静动情地说:“行走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道上,我们既是受益者、践行者,还要继续做好实干者、奋斗者”。
最后,余静化身大湾村代言人,完成来前乡亲们交付的重托,面对镜头,激情满怀:“听说我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乡亲们托我捎句话: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大湾村建设得更美更好!”
全国政协2018年首次创设“委员通道”,余静是安徽省第三位走上“委员通道”的全国政协委员。“ 咬定青山不放松”,她向世界展示了千千万万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干部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一枝一叶总关情”,她讲述的点滴大湾故事,也是伟大中国故事的精彩缩影,温暖人心,催人奋进。
一审:张艳兰
二审:庞博
三审:唐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