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传统技艺中心“金壮锦”感受设计时尚又不失民族韵味的壮锦之美;漫步古色古香的“三街两巷”,在“邕城印记”体验老友粉制作技艺,嗍一碗酸辣鲜香的老友粉,体验不一样的味蕾享受;在青秀山的晨雾中触摸自然,于方特东盟神画里“跨越”国界……今日(3月30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委主办的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南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代表齐聚一堂。昨日(3月29日),媒体采访团兵分三路,探访南宁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景点街区以及非遗传承点,感受“中国绿城”的美好和魅力。
踏青赏花游园体验绿城生态美
昨日(3月29日)上午,媒体采访团来到南宁青秀山风景区与方特东盟神画,体验“中国绿城”生态与东盟风情的交融魅力。
“青秀山不仅是‘南宁绿肺’,更是一座立体的自然博物馆,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的完美平衡令人钦佩。”在清晨的薄雾中,媒体代表们游览了高达9000余种类的植物群落与17个专类园。在观景台,他们极目远眺东盟商务区,纷纷用手机拍下摩天大楼与千年翠色“对话”的大片。
在千年苏铁园内,触摸着1370多岁“苏铁王”苍劲的枝干,宁夏新闻网副总编辑马江惊叹道:“青秀山的每一片叶子都在讲述生命的智慧,我已经将这里列为退休养老的首选之地。”漫山遍野的樱花树下,北京中青在线记者任家宝连连拍照,“南宁全城开 满 了 鲜花,特别是春天。这里清新的空气让我一直在深呼吸!”
随后,媒体采访团转场至国内首个以东盟文化为核心的主题乐园——方特东盟神画,体验“一日遍览东盟十国”。在王牌项目“相约下龙湾”中,大家乘坐木舟“穿越”越南喀斯特秘境。中国日报网记者吴晔彤赞叹道:“短短十分钟让越南的自然风光鲜活可触,这是传统旅游难以企及的深度,非常震撼。回北京后,一定会向身边朋友推荐广西!”
赏壮锦麽乜嗍老友粉回味无穷
壮锦,被誉为“壮族文化的活化石”,以棉线为经、丝线为纬,通过提花技艺织就繁复纹样,凝聚着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智慧。在广西传统技艺中心(金壮锦),服饰、摆件、围巾、帽子等壮锦产品令人目不暇接,让媒体采访团赞不绝口。央视网记者朱春燕说,她以前来过南宁旅游,对壮锦以及广西非遗香囊麽乜(Momie)制作印象深刻,“尤其是壮锦图案非常漂亮,很潮!”
后厨的灶台腾起火焰,蒜末、豆豉在热锅里爆炒出香,酸笋特有的香气扑面而来……在“三街两巷”的“邕城印记”里,媒体采访团观看非遗老友粉制作技艺,嗍了一碗酸辣鲜香的老友粉。“能够在早上吃到一碗热气腾腾的老友粉是一件幸福的事,我还能再吃三碗!”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陈嘉欣回味无穷地表示。
宁夏日报宁夏观察视频记者李萌说,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南宁,虽然下着小雨,但还是感受到了南宁人的热情。她到邓颖超纪念馆感受红色文化,在“三街两巷”品尝老友粉,味道非常独特。“我平时就很喜欢吃螺蛳粉,也经常网购螺蛳粉,因此对南宁老友粉特有的香气与味道还能接受。希望回家时多带几份老友粉给家人尝尝。”
看产业园区感受南宁发展活力
媒体采访团走进位于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的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以下简称“汇聚中心”),沉浸式体验多个各具特色的主题展馆。新加坡肉骨茶、泰国调料、越南咖啡、柬埔寨大米等好物琳琅满目。
据了解,汇聚中心已完成线下17个主题展馆的建设,并同步搭建线上B2B、B2C数字化平台,搭建了中国与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线上线下经贸往来的一站式首选平台,目前已有超5000种国内外特色商品入驻,促进了各国在文化、教育、金融、青年、旅游等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中国经济网记者周媛媛感慨道:“走进汇聚中心,就像开启了一场环球之旅,17个东盟国家主题展馆各具特色。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及相关项目的发展成果更是令人振奋,搭建的数字化平台与物流园的联动,以及提供的专业服务,都为中国与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随后,媒体采访团来到五象云谷智算中心产业园进行深入采访。“我感到非常震撼,南宁的人工智能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拥有比较先进的技术,这给了我许多启发,希望南宁能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完整的AI产业生态链。”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加那提·艾山说。
记者:凌剑伊 罗颢 冯梓剑/文 黄敬敏 宋延康/图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李斯维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