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接种第三针疫苗的,之前因为各种原因耽搁了下来。”凤岭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坐在留观区的72岁章阿姨说,自己曾经犹豫到底要不要打第三针,现在想通了,打了疫苗才保险。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防疫“新十条”正式实施,当中第六条提出: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作出专项安排。
那么,现阶段老年人的疫苗接种情况如何?笔者从12月14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得到一组数据:现阶段我区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11亿剂次,60 岁以上老年人第一剂次接种率为89.21%,但8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率仅为 74.62%,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还没有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的预防接种。由此看来,目前我区老年人的接种率与“应接尽接”仍有差距。
在疫情防控的第三年,仍然有老年人没有接种疫苗,多是心里对此有“恐慌心结”。恐慌来源于不了解,进而认知上出现偏颇甚至极端,一旦进入了误区,有了抗拒,更不利于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
笔者认为,要想消除老年人接种疫苗的恐慌,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首先,加强宣传工作,及时答疑解惑。老年人担忧的多是疫苗是否安全、有基础病能不能打疫苗、足不出户或者活动范围小是否有必要打疫苗这些问题。在当下,接种疫苗依旧是有效的防疫办法,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低,基础疾病比较多,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较大。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的风险。研究显示,老年人加强免疫接种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90%以上,因此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获益是最大的。
第二,细化科普宣传,发动全社会力量一起动员。通过接地气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科普宣传,耐心、仔细地进行讲解,深入社区一线,甚至挨家挨户做好提醒与动员工作。老年人日常接触的人员有限,子女是他们最信任与依赖的人,孩子如果能做到主动科普、主动提醒,甚至是主动带着父母去接种疫苗,更能消除老人对接种疫苗的陌生与不安,扭转他们的观念。
第三,要优化便利接种服务,让老人感到“不麻烦”。实际生活中,不少老人身体不便,不利于行,同时缺少子女的陪伴,又因为信息获取速度较慢,不清楚疫苗接种点的位置,因此对接种疫苗打起了退堂鼓。针对老年人的接种优化服务是必须的,可以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或是延续曾经的主动上门接种、流动接种车进小区的方法,送“苗”上门,提升老年人的接种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的照顾与温度。
如今,老年人现有的疫苗接种率尚未形成足以抵抗重症和死亡的屏障,如何让老年人从“要我接种”变为“我要接种”,提高接种的积极性和配合度,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这项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一同努力,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免疫城墙。
(版权归老友网所有)
作者:江月
一审:蔡元婧
二审:戴珊珊
终审:唐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