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网> 参评公示>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11广播社教专题—《留住抗美援朝老兵的声音》

2024-03-20 12:28

《留住抗美援朝老兵的声音》音频

10月25日《金色华年》特别节目:留住抗美援朝老兵的声音(文稿)

  节目头:《金色华年》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听《金色华年》节目,我是主持人海月,今天(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纪念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华儿女砥砺奋进,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振奋人心的乐章。

  今天的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近抗美援朝老兵陈焕新、农维敏、雷乾光、韦炬、潘日美,听他们讲讲那段峥嵘岁月。

  【录音】

  见到陈焕新时,他虽然身体孱弱,右手不停颤抖,但热情洋溢,精神矍铄。时针拨回至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1年,广西梧州人陈焕新年仅15岁,稚气未脱却响应号召报名参军,跟随部队踏上异国土地,到达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陈焕新【出录音:先在广西桂平集中集训,做基本训练一个月以后,发一套军装,走了六天六夜,到了宾阳县的黎塘火车站,坐火车就到东北去,坐了4天5夜才到东北。到东北集中训练射击、投弹,训练一个月以后,我们就上火车到沈阳发了武器了,当晚就坐火车过鸭绿江了。】

  70多年过去了,战争中的许多细节,在老兵陈焕新的描述中依旧生动不已。顶着零下20℃的低温投入战斗,每天来回走五六十公里,风餐露宿,时常断粮断水,空袭是家常便饭……陈焕新动容地说起了当年战场中的情景:【出录音:美国有飞机、坦克、大炮,我们是步枪、机枪、手榴弹、两条“飞毛腿”。有一次,刚出门口不远,敌人发现了我们以后,咣咣打了两炮过来。听到炮响过来以后,不好,呜、哐,就在旁边一米两米远,马上就一跃两步就到弹坑里边去了,弹坑里的土还是热的,第二发他一定不会再打那个地方了,必须跑到第一发炮弹的窝里面去。】

  陈焕新告诉记者,朝鲜那边被美国飞机轰炸后,已经看不到一幢好房子,老百姓都挖洞住在里面。在战场上,与他并肩的人越来越少,他拉不动在冰寒中凝固的战友,他忘不掉皮肤被汽油弹烧焦的气味,他看着遍地胸口没有番号、没有帽徽的遗体…… 【出录音:咱们的火车一停到小车站了以后,他(美军)就给你扫射,有时候扔炸弹,铁路给你炸掉,鸭绿江过了以后,清川江和其他大桥几乎是天天炸,桥给炸烂了,我们的工程兵、铁道兵有两三个师出去,保证打不垮、炸不断,保证钢铁运输线,就铁路保证不断。】

  进入朝鲜大山里,每个战士都是负重前行。战场的条件艰苦卓绝,战士们吃在雪地、坐在雪地、睡在雪地。为了躲避敌人飞机的侦察,大家把棉袄反过来穿,这样棉袄里面白色的棉花和白色的雪,就能融在一块,起到很好的隐蔽作用。 【出录音:部队里面互相间就像亲兄弟一样,亲姐妹一样,大家一起生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班长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给你把脚洗好了再做饭,老的帮助新的,年龄大的帮助年龄小的。】

  回忆起战争场面,谈到并肩作战的战友,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陈焕新的眼眶湿润了。【出录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

  【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压混】

  当记者问起在战场上是否怕牺牲时,陈焕新斩钉截铁响亮回答:【出录音:牺牲了就牺牲了吧,没关系对不对,中国人不怕牺牲,就是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怕牺牲就打不了战了,你害怕那就不行了。】

  如今,陈焕新虽至耄耋之年,但思维敏捷,记忆力也很好。说到过去,陈焕新拿出珍藏的军功章和老照片,如数家珍。在陈焕新的脑海中好似存有一盘磁带,一幕幕场景随时都能回放。 【出录音:1953年7月27日停战,我们听着消息后第一批就回国了,当时已经在朝鲜的迎阳西北边,28号就准备就回国了,8月1日在丹东过的八一。】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每一位军人都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退休后,陈焕新经常会受到社区和学校邀请,给市民和学生讲讲当年的故事,教导他们牢记中国苦难的过去,不要忘了那些为共和国而牺牲的英烈,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让信念的力量在赓续传承中绽放红色光芒。【出录音:未来就是靠年轻一代,儿辈孙辈这些年轻人应该了解我们国家从困难到强大起来,应该不忘过去,起码要有高度的文化、科学知识才行,一定要发展我们的国防事业,经济要建设上去,科学技术要发达,要把我们国家建设强大。】

  【出歌曲】

  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抗美援朝老兵农维敏和雷乾光的回忆,一起回望历史,缅怀英雄,启迪未来。

  【出录音:我今年是91岁,1932年出生的,我还是坚持以乐观的态度,度过夕阳的每一天。】

  在南宁市邕宁区的一个小区内,绿树成荫,草木葳蕤,一位91岁的耄耋老人在楼下悠闲漫步,与三五老友畅谈往昔。他就是农维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出录音:参军的时候,我是从我们家乡长塘街出去的,51年3月,当地民众已经开展耕种了,长塘政府号召有志的青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我懂得,到前方去参加抗美援朝,是一件非常危险、艰苦的事情,但是,我还是到政府去报名,保家卫国是光荣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51年3月,19岁的农维敏步行离开家乡,到宾阳向部队报到,赶赴朝鲜战场。农维敏【出录音:到东北辽西,军训了两个多月,在6月初的,我们在鸭绿江桥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洪亮的声中,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嘹亮的战歌声激励之下,黄昏过后登上列车,到目的地朝鲜,已经是(凌晨)1点多,两点钟这个时候了。】

  进入朝鲜后,农维敏加入到39军炮兵团,作为一名助力炮手,参加战斗。【出录音:我在当地工作生活总共有333天,有5个战役。第一场战斗是10月份。当时战斗工作是非常危险、艰巨的,我们中国空中力量没有,制空权没有,战斗机没有。美国飞机白天晚上都在空中转来、转来转去。当时我们部队伤亡比较大,原来我这个连队有118个人,退下来刚刚有61个人。】

  炮火硝烟中,农维敏的脚受了伤,并患上了严重的气管炎,但他坚持留了下来。【出录音:当时美国在空中扔了一个汽油桶,声音非常大,很危险,我就卧倒,滚到山下。我回到长塘故乡是54年8月份。参军的时候,从我们家乡长塘街出去的有三个人,有一个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现在我有运气回来,感到光荣和伟大。】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农维敏忆往昔峥嵘岁月,不仅缅怀战友,还叮嘱后代铭记历史,方得始终。【出录音:现在我们国家是国泰民安,我深感夕阳无限好。寄托后代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家建设,为家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歌曲压混】

  主持人:每当雄壮的志愿军战歌响起,抗美援朝老兵雷乾光就会思绪万千,记忆将他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回忆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浴血奋战的情景时,雷乾光深感自豪,同时也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录音】

  在南宁市青秀区津头村,今年95岁的雷乾光老人经常向左邻右舍,讲述他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虽然抗美援朝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雷乾光依然记得那段峥嵘岁月。【出录音:当兵嘛,是要打仗的。我们这个排是专门去攻一个山头,攻了以后,我带有一个班包围,他(敌兵)40多个人,躲在那个洞里面,最后把他们俘虏下来。】

  雷乾光1949年10月入伍,1950年跟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当年,战场环境十分艰苦,但他和战友们抱着必胜的信念,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出录音:怕什么牺牲?不怕!大家都是一条心很坚决的。所以说,攻一个山头的时候都是有决心的!最后我们一样攻上去!】

  硝烟散尽享太平,勿忘当年卫国人。雷乾光经常教育他的后代,发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出录音:我参加抗美援朝的时候,大概就是19岁或者20岁。抗美援朝那个时候我们自豪啊!现在生活好啊!希望国家越来越好!】

  【出歌曲】

  主持人:今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纪念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淡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很难理解战争的残酷,老兵作为战争的亲历者、讲述者,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走近抗美援朝老兵韦炬,触摸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

  【出歌曲《英雄赞歌》:风烟滚滚唱英雄......(压混)】

  【出韦炬录音:哎哟,我方这个阵地是寸草不生,敌人的炮火就覆盖了就没有生了,但是敌方阵地就是杂灌很多,界限非常明显......】

  说起朝鲜战场上的故事,韦炬滔滔不绝,讲到激动处配合还着肢体动作,他一会儿双腿向上一缩,整个人蜷在椅子上,演示起如何在炮火中隐蔽自己;一会儿,脖子一缩,右手向斜上方高举起帽子,演示起战斗时如何凭一顶帽子混淆敌人的枪击目标,矫健身手仿佛还是当年那个奔赴朝鲜的十几岁年轻小兵。

  1950年12月,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年仅16岁的韦炬从四川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做选择时,他丝毫没有犹豫。1952年9月,部队赶赴抗美援朝战场,韦炬背着一杆比他还高的步枪,跟着大部队出发了。【出录音:是从山东淄博入朝鲜的,入朝鲜过后,就在东海岸打坑道,防止美军的两栖登陆。打坑道那个时候是冬天了,气温都是零下三、四十度,我记得一晚上下雪就把我们的门全部堵住了。打坑道我记得很危险的一次,就是一个大石头,大概有一方这么大个石头,突然哐的一下下来,当时就把我砸昏了,我这个头这里都还有一个痕迹。】

  当他们乘坐的火车驶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新义州,此时新义州已被飞机大炮轰炸为平地,车站、道路被摧毁,韦炬看到的是一片废墟,敌机犹如满天的蜻蜓,在低空中交替飞行,房屋沦为砂砾,地上寸草不生,原本充满生机的树木被炮火烧得乌黑,一个个弹坑犹如一张张血盆大口,好像要把地上的生命吞噬殆尽。那一刻,他暗下决心,为了保家卫国,要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出录音:那时候当兵就是脑袋别在裤裆上的,没有考虑到个人的生死,在部队我是从战士到小组长,后来就提了副班长,再到班长。当班长就是想如何把这个班带好,减少伤亡。敌人那边很猖狂,出来的时候摇摇摆摆的,猖狂的很,我们就拿枪出去打他两枪,我是抗机枪出去打。】

  回忆起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往事,韦炬义愤填膺,仿佛还是那个血气方刚的战士。他说,这场战争永远刻在了他的心里,成为他永恒的记忆。那时候很苦,在朝鲜的时候,衣服、粮食、弹药都运不上来,火车汽车只要一动,就会有飞机来轰炸,一路上炮火声不停息,战士们要面临的不仅是战死,还有一部分人是活活饿死、冻死的。战斗最激烈时,他感受到战场的惨烈和战友的英勇。【出录音:有一个班长后来他当了副排长,在一次侦查地形的时候牺牲了,这个也是我最好的一个战友,睡觉都是梦着他的。当时你说害怕没,有点,但是就是想复仇。】

  1954年9月,韦炬随部队离朝回国。1958年,韦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复员回到广西工作。如今,89岁的韦炬身体依旧硬朗,他形容自己“廉颇老矣,尚能吃饭”。韦炬寄语年轻人【出录音:抗美援朝换来了和平,部队年轻人就是(要)铭记历史,加紧练兵、练好本领,要实现一个大的梦想。在其他各行各业的这些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把本职工作做好,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感悟传承志愿军将士的浩然正气,“越是艰险越向前”,用不懈奋斗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光,山河无恙,祖国和人民也终将铭记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出歌曲】

  主持人:年少踏征程,不负报国志。今天节目的最后,让我们听听13岁就报名参军,抗美援朝老兵潘日美的故事。

  【录音】

  潘日美老人今年已85岁高龄,但说话依然中气十足,笑容满面。眼前这位干瘦、和蔼的老人,很难将他与英雄联系起来。但是当记者问起当年出国作战的情形时,老人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起来,好似当年的炮火就发生在眼前。从他自愿报名参军那一刻起,这一段烽火岁月就与他紧密相连,成为一生难忘的经历。

  1951年,13岁的潘日美报名参军,作为土生土长广西人,奔赴朝鲜战场第一次经历漫天大雪,身量瘦小的他被东北战友戏称为“小孩子”。【出录音:坐在火车里面看到外面,哎呦,那个地方下雪很凉的,受不了的,要发大棉裤,还有大棉衣,还有毛鞋的。】

  提到战火硝烟的岁月,潘日美讲述了一段段难忘的场景,比如怎么挖猫耳洞。【出录音:一人挖一个,有敲的,有钩的,挖猫耳洞进里面住,晚上没有打仗的时候晚上要挖喔,没有电,要撕棉衣里的棉花烧来点灯。】

  那时候吃的是炒米,但水很少。【出录音:厨房炒大米,大米炒干,一个米袋,一个人有两三斤,吃那个很干,吃一口喝水壶一点水,那个水不要喝多喔,没有水。到晚上,去那个山沟里面(取水)过路两边很亮很亮,会(有枪)打过来,喝水都不得。】

  残酷的战争中更多的是流血牺牲。潘日美一开始做的是后勤保障工作,在战场搜救、搬运伤员,后来因为读过书有文化,担任炮兵瞄准手。【出录音:我们炮兵,那炮在后方运过来,运不够,汽车白天拉、晚上拉,拉都不够打,有炮没弹。】

  当年,潘日美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无畏奔赴战场。如今的潘日美坚定从容,在交谈中,潘日美经常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峥嵘岁月在潘日美的笑谈中娓娓道来,潘日美从朝鲜战场上回来后就转业回到家乡,在工作之余经常到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把一腔热血的报国志、爱国心传承下去。现在,离潘日美退伍已经过去70年了,在他心中,他依然是一名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的战士。

  主持人:73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也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须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以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首府南宁的担当作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我是海月,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节目,我们明天再见。

[ 编辑: 杨蕊 ]
我有话说
为您推荐